【最全】2025年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業績對比、業務規劃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貝泰妮(300957.SZ)、華熙生物(688363.SH)、上海家化(600315.SH)、創爾生物(831187.NQ)。
本文核心數據: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匯總;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布局。
1、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產業鏈上市公司匯總
功能性護膚品指針對性地緩解或輔助治療某些皮膚問題的一類化妝品(妝字號)或醫療器械(械字號),具備一定藥理作用,行業正處于國產品牌崛起階段。
目前,我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上市公司分布在各產業鏈環節。具體包括,上游原材料上市公司:科思股份(300856.SZ)、青松股份(300132.SZ)、新瀚新材(301076.SZ)等;上游包裝材料上市公司:嘉亨家化(300955.SZ)、錦盛新材(300849.SZ);中游功能性護膚品上市公司:貝泰妮(300957.SZ)、華熙生物(688363.SH)、上海家化(600315.SH)、創爾生物(831187.NQ)、巨子生物(02367.HK)、敷爾佳(301371.SZ);下游銷售渠道上市公司:阿里巴巴.SW(09988.HK)、京東(JD.O)、拼多多(PDD.O)、王府井(600859.SH)等。
2、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基本信息對比
從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上市企業布局和已有公開信息分析,上海家化的注冊資本最高、成立時間最早,而招投標信息最多的則是華熙生物。
從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上市企業已有的公開信息分析,專利信息相對較多的企業是上海家化和華熙生物,上海家化的專利主要集中于外觀設計,華熙生物較集中于發明專利;員工總數最多的是上海家化,員工總數為4311人;技術人員相對最多的是華熙生物,技術人員總數為920人;銷售人員數量較多的是上海家化和貝泰妮,銷售人員總數分別為2617人和2702人。
3、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業務布局對比
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企業深耕國內市場,華熙生物和上海家化已成功拓展海外市場。從業務布局來看,貝泰妮從創立之初便專注于對敏感肌產品的開發,已經擁有圍繞“薇諾娜(Winona)”為核心的多個品牌,為皮膚學級護膚品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強功效性護膚品領域,華熙生物旗下的潤百顏、夸迪、米蓓爾、BM肌活及上海家化旗下的玉澤等具有較強競爭力;醫美級護膚品領域,敷爾佳、巨子生物旗下的可復美等以及創爾生物旗下的創福康等均為頭部品牌。
4、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業績對比
目前,我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龍頭上市公司是貝泰妮,該上市公司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營收規模在50億元以上,華熙生物和敷爾佳處于第二梯隊,功能性護膚品營收規模在20-30億元區間內,巨子生物、上海家化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營收規模在10億元-15億元之間,創爾生物的業務營收規模較小。此外,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盈利能力極強,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毛利率在70%-85%左右,其中巨子生物最高,達82.09%。
5、功能性護膚品行業上市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規劃對比
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的上市企業提出了2025年最新的發展規劃,貝泰妮通過多品牌差異化運營,線上線下融合及海外拓展布局2025年;華熙生物以戰略升級和內部管理調整為主;上海家化發力合成生物研發及渠道優化;創爾生物著重產能釋放與新產品注冊。整體而言,這些企業在2025年圍繞研發創新、品牌升級、渠道拓展與優化、產能提升等方面積極布局功能性護膚品業務,以應對市場競爭,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推動行業向科技化、多元化方向發展。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功能性護膚品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