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細分市場結構分析—技術演進、應用突破與增長機遇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兵紅箭(000519)、黃河旋風(600172)、力量鉆石(301071)、惠豐鉆石(839725)、國機精工(002046)、四方達(300179)、沃爾德(688028)等
本文核心觀點:中國超硬材料行業正加速從傳統磨削工具向半導體、新能源等高端領域轉型,形成基礎材料(HPHT/cBN)、功能制品(PCD刀具)和高端應用(CVD薄膜)三級產品梯隊,其中半導體/光電領域以8%增速成為新增長極,CVD薄膜雖當前產銷比僅75%但潛力巨大,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0億元,推動行業向高附加值領域升級。
基礎合成、功能制品與高端應用三級梯隊
我國超硬材料行業的產品體系可細分為三大結構層級:基礎合成材料、功能性制品和高端應用材料。在基礎合成材料層,主要包括工業人造金剛石(HPHT)、立方氮化硼(cBN)、金剛石微粉和納米金剛石等,這些材料是超硬工具的核心原料。其中,HPHT金剛石廣泛用于磨削與切割領域,cBN則適用于加工高溫合金等難切材料。CVD法合成的金剛石單晶或薄膜則多用于高端電子與散熱器件。在功能性制品層,主要產品包括聚晶金剛石(PCD)、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金剛石鋸片、砂輪、拉絲模、金剛線等。這一層級產品通常以合成超硬材料為基底,通過復合工藝制成刀具、工具或涂層材料,用于金屬加工、石材切割、光伏硅片劃片等高負載場景。在高端應用材料層,則體現為CVD金剛石薄膜、摻硼金剛石電極、金剛石導熱基板等產品,廣泛應用于半導體、微電子、醫療傳感器、新能源等領域。這些產品代表了產業鏈的技術制高點,附加值顯著高于傳統工具類產品,且對原材料純度、結晶性和功能化處理有更高要求。
目前,我國超硬材料行業正在由“以磨削切割為主”的傳統中低端制品結構,逐步向“高性能、功能化、半導體化”的高端材料方向演進,形成了以合成技術為基礎、復合制造為核心、應用終端不斷拓展的完整產品生態體系。
半導體/光電成新引擎,傳統應用穩步升級
我國目前的超硬材料下游需求呈現出多元分布、結構升級的趨勢格局。從分布結構來看,金屬切削工具領域仍占據最大份額,是傳統制造業的核心應用場景;精密磨削與光伏硅片切割需求則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同時,半導體與光電領域則以最快的年復合增長率成為產業新引擎,顯示出高端制造驅動的快速拉動效應。整體趨勢上,超硬材料的應用正逐步從以建筑、礦產等傳統領域為主,轉向以半導體、消費電子、新能源與高端加工為核心的高技術方向,產業鏈需求正在由“規模型”向“質量型”與“功能型”轉變,形成技術牽引、終端升級的雙向擴展格局。
注:橫坐標代表需求量,縱坐標代表增速
微粉主導、刀具次之,CVD薄膜蓄勢待發
我國超硬材料各細分領域的目前產銷比整體維持在較高水平,反映出行業供需關系基本平衡、市場消化能力較強。其中,金剛石線材和微粉產品產銷比接近100%,顯示出光伏與磨削等成熟應用場景的強勁需求和高效產能利用;PCD/PCBN刀具與超硬砂輪也維持在95%左右,說明在傳統制造與精密加工中的穩定滲透率。而CVD金剛石薄膜的產銷比僅為75%,則表明其仍處于初期產業化階段,盡管產能擴張迅速,但市場吸收能力尚未完全匹配。
中國超硬材料市場呈現出以工業金剛石微粉為主導、多元化協同發展的格局。其中,微粉類產品以其在磨削、拋光等基礎加工中的廣泛應用,占據超過一半市場份額,穩居行業核心地位;PCD/PCBN刀具作為高端切削工具,受益于數控機床和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加工需求快速增長,占比接近五分之一,成為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超硬砂輪主要用于精密磨削和高硬度材料加工,占比比PCD/PCBN刀具略少,但在金屬加工與電子陶瓷等領域保持穩定需求;而CVD金剛石薄膜雖當前占比不足10%,但其在半導體、光電、熱管理等前沿領域的應用加速擴展,已成為行業關注的高成長品類。整體來看,中國超硬材料市場正由傳統高體量板塊向高附加值細分加快轉型,產業結構日趨優化,應用重心不斷向高端制造與戰略新興產業聚焦。
注:本數據中所得出由2020-2024年中國超硬材料市場各細分領域市場龍頭銷售額與市占率進行的可比測算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超硬材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