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合成生物產業立法!支持優質企業發起并購基金,促進產業鏈整合【附合成生物產業市場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9月1日,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布公告。《深圳經濟特區促進合成生物產業創新發展若干規定》經深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若干規定》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確合成生物產業的戰略地位,要求市、區兩級政府建立專項協調機制,形成“市級統籌規劃+區級落地執行”的雙層治理架構。
在資金支持方面,《若干規定》提到,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合成生物產業發展,支持合成生物優質企業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發起產業并購基金,促進產業鏈整合,助力產業快速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強與合成生物企業合作,加大信貸資源投入,開發適配的金融產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為企業開展經營提供便利化的金融服務,有效解決初創企業融資難、技術轉化周期長等痛點。
針對合成生物產品“入市難”的行業痛點,深圳探索建立“央地協同”的技術審評新模式:在“三新食品”、化妝品新原料等領域強化央地協同,與國家、省有關部門聯動建設合作平臺,共同培育符合條件的技術審評機構;在保健品食品新原料、農業轉基因生物、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等領域推動具備能力的技術機構接受國家有關部門的委托,參與檢測、分析等工作,為合成生物企業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審評和技術檢測服務。另外,加強合成生物產品的推廣。明確市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會同市科技創新部門編制合成生物創新產品首購目錄,市財政部門依法推進相關產品便利化采購,規定市工業和信息化、科技創新部門可以編制推介目錄和典型應用場景清單,推動增加合成生物產品的市場需求。
合成生物產業是一個融合生物學、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等多學科的新興領域,它通過設計和構建生物系統來生產各種有價值的產品,如生物燃料、生物材料、藥物、食品等。近年來,隨著基因編輯技術(如CRISPR)、合成生物學工具和生物信息學的快速發展,合成生物產業正迅速崛起,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商業價值。它不僅為解決能源、環境和健康等全球性挑戰提供了創新方案,還推動了傳統制造業向綠色、可持續方向轉型,成為生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合成生物產業起步相對較晚。從“十三五”開始,合成生物學被列為戰略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和前沿共性生物技術,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合成生物學的發展。
根據Research and Markets數據,2022年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已達108億美元,預計將以27.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至2030年的775億美元。
中國市場雖起步較晚,但產業規模已展現出驚人爆發力,2022年中國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約9.37億美元,預計未來將以23%的增長率增長,增速遠超全球平均水平。
凱賽生物董事長劉修才認為,合成生物飛速發展的原因是社會需求和技術進步。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一個很大的困擾就是地球變暖,同時人類的衣食住行,包括醫療所用的所有材料都遇到了瓶頸。基因編輯及人工智能兩個技術給合成生物帶來很大的興奮點。相信人類能以生物制造替代傳統的化工制造,構造天然已經有的甚至天然不存在的化合物,用生物制造的方法都變成可能。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表示,合成生物技術的發展是未來人類的一個顛覆性技術,能夠去重塑地球資源、改變人們獲取物質的方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合成生物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