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預見2025:《2025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全景圖譜》(附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等)

    鄭晨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華域汽車(600741.SH);富維股份(600742.SH);天成自控(603085.SH);繼峰股份(603997.SH);雙林股份(300100.SZ);上海沿浦(605128.SH);雙英股份(837677.NQ)。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規模;中國汽車座椅行業代表性企業產量

    行業概況

    1、汽車座椅定義及分類

    汽車座椅是汽車內飾的核心部件之一,是供駕乘人員乘坐的裝置,不僅要為駕乘者提供舒適的乘坐體驗,還要在車輛行駛過程中保障駕乘者的安全。汽車座椅由座墊、靠背、側背支撐、頭枕等組成。它們具有一定的表面形狀,座面和靠背的外形曲線應與人體放松狀態下的背部曲線相吻合,乘員入座后座椅的表面形狀與體壓分布能使乘員的肌肉處于最放松的狀態,能支撐到腰椎部位,不會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引起肢體麻木,長時間乘坐不易感到疲勞。通過對座椅的前后上下、靠背的傾斜角度、頭枕前后上下等位置的有限調節,可以使大部分人處于舒適狀態。

    圖表1:汽車座椅行業分類(一)

    圖表2:汽車座椅行業分類(二)

    2、產業鏈剖析

    汽車座椅產業的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供應和零部件生產。原材料方面,鋼材用于制作座椅骨架,提供強度支撐;塑料粒子可加工成座椅調節部件、裝飾件等;海綿決定座椅坐感舒適度;皮革、織物或合成材料作為座椅表面覆蓋材料,影響外觀與觸感。零部件生產涉及座椅骨架、調角器、滑軌等調節機構,以及頭枕、扶手等附屬部件,通常由不同專業供應商完成。中游為汽車座椅整椅制造商,他們將采購的各類零部件進行組裝、調試,使座椅具備前后調節、高低調節、靠背角度調節等功能,同時保證舒適性、安全性,并符合車輛內飾整體設計風格,然后供應給汽車整車廠。下游分為前裝市場和后裝市場,前裝市場主要是各大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負責將汽車座椅安裝到對應的車型上;后裝市場主要是涵蓋座椅的售后維修、更換以及部分車主的個性化改裝等需求。

    圖表3:汽車座椅產業鏈圖

    當前汽車座椅總成廠商有安道拓、李爾、麥格納、佛吉亞、豐田紡織、泰極愛思、延鋒、雙林股份等等,部分座椅總成廠商覆蓋上游座椅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包括李爾、佛吉亞、麥格納、延鋒等等。下游汽車制造商覆蓋品牌眾多,如傳統汽車集團廣汽、一汽、上汽等,及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問界、小米、理想、蔚來等。

    圖表4:汽車座椅產業鏈生態全景圖譜

    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發展歷經四個階段,第一是早期起步階段,座椅結構簡單,以手工制作為主;20世紀中葉至20世紀末進入技術發展階段,頭枕、氣囊等技術引入,機械化生產提升效率,但國內企業多處于模仿階段;21世紀初-201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座椅向智能化、個性化發展,國內市場爆發帶動行業增長,企業通過合作引進技術提升能力;2010年至今,汽車座椅行業進入轉型升級階段,行業圍繞“安全性、舒適性、輕量化、智能化”升級,高端配置下沉且創新產品落地,行業集中度高,國產替代趨勢明顯,同時需滿足消費者環保等需求及政策要求。

    圖表5: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發展歷程

    行業政策背景

    當前中國汽車座椅政策聚焦安全、輕量化、智能化與綠色循環,以標準升級和產業扶持推動變革。安全上,2024年起多項國標提升碰撞測試要求,強化特殊群體保護,2025年新規升級協同安全性能。輕量化領域,政策鼓勵復合新材料應用,支持座椅減重20%以上。智能化方面,啟動零重力座椅等標準研究,推動集成健康監測等功能。綠色循環政策鼓勵淘汰高耗能產品,要求2030年材料回收率達95%。多部門協同形成立體化體系,助力行業向技術強國邁進。

    圖表6:截至2025年國家層面有關汽車座椅行業的政策重點內容解讀

    關于汽車座椅及相關產業的政策,涵蓋北京、陜西、甘肅等多地,內容涉及推動汽車產業集群、零部件配套發展,支持座椅等內飾部件產業創新升級,開展汽車以舊換新,規范兒童安全座椅使用(如規定特定年齡兒童乘車需用、宣傳推廣),對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補貼以利于新能源汽車座椅發展等方面。

    圖表7:中國各省市汽車座椅行業發展方向

    行業發展現狀

    汽車座椅供應鏈分為Tier1-Tier3企業,Tier1(整椅企業)在座椅供應鏈中介于主機廠與Tier2之間,直接向整車廠供應系統化、集成化、模塊化的總成產品;Tier2負責座椅系統關鍵部件的生產制造,可以向Tier1提供配套;Tier3則主要為Tier2提供生產部件所必須的零部件或部分工序的加工,主要生產低端通用零部件或為大中型配套企業代工。

    圖表8:汽車座椅的的多層次分工體系

    座椅總成制造商客戶與生產基地情況如下所示:

    圖表9:座椅總成制造商客戶與生產基地(部分列舉)

    從消費者角度看,消費者最為關注汽車的駕乘配置,其中真皮座椅是消費者首要關注的問題;在座椅其他功能方面,消費者對靠背前后調節、坐墊高低調節、座椅通風、加熱以及記憶功能的選配意愿同樣較高。

    圖表10:2024年消費者對汽車配置的關注情況(單位:%)

    汽車座椅是汽車生產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其需求量與汽車生產量強相關,不同價格檔位的汽車座椅價值量有所區別,經濟型乘用車的汽車座椅價值量在500-2000元,中端家用車汽車座椅價值量約在2000-5000元,中高端車型的汽車座椅價值量約為5000-15000元,高端車型汽車座椅價值量超過15000元。假設平均每輛乘用車座椅價值量約為4000元,按照近年來乘用車產量情況,初步測算2024年中國乘用車座椅市場規模約為1099.1億元。對于商用車,假設每席座椅的價值量在800元左右,初步測算2024年中國商用車座椅市場規模為153.3億元,中國汽車座椅市場規模合計為1253.4億元。

    圖表11:2021-2024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1、企業競爭格局

    根據Auto座椅產業鏈觀察披露的信息,2024年我國銷量Top50車型中座椅總成廠商參與配套車型占比如下圖所示,其中佛吉亞占比18%、李爾占比18%、延鋒占比14%、弗迪占比9%。

    Auto座椅產業鏈觀察 圖表12:2024年中國銷量Top50車型中座椅總成廠商參與配套車型占比(單位:%)

    此外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披露的信息,2023年在乘用車座椅市場中,延鋒占比32%,李爾市場占比為14%、安道拓市場占比為12%、豐田紡織市場占比為7%、泰極愛思市場占比為5%,其他企業的市場占比為30%。

    圖表13:中國乘用車座椅市場份額(單位:%)

    2、區域競爭格局

    根據中國企業數據庫企查貓,目前中國汽車座椅注冊企業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此外廣東省、江蘇省等也具有不少布局汽車座椅業務相關的企業。

    圖表14:截至2025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企業數量區域分布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發展呈現技術創新與市場競爭多元趨勢。技術上,向智能化、輕量化、環保化、個性化演進;市場競爭方面,原有海外巨頭占優格局改變,內資企業借新能源與智能座椅技術加速國產替代,自主座椅企業憑成本、服務優勢,有望在市場格局變化中獲更多份額,競爭主體更趨多元。

    圖表15: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中國汽車座椅行業需求增長前景廣闊。在新車市場,汽車產銷量的持續上揚為其注入發展動能,經濟發展與生活水平提升,讓汽車愈發成為大眾出行剛需,像國內自主品牌崛起,新能源汽車銷量猛增,都直接拉動座椅需求。后市場同樣不容小覷,汽車保有量的逐年累加,使得座椅的維修、更換、升級需求持續釋放,尤其在車齡增長,座椅出現磨損老化后,消費者更換意愿強烈。消費觀念升級下,消費者對座椅的舒適性、安全性、個性化與智能化要求漸高,從追求基本的坐感舒適,到渴望具備加熱、通風、按摩、智能調節等功能的座椅,這驅使車企不斷升級座椅配置,進而創造新需求。此外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中,其獨特的車內空間布局與智能化屬性,促使適配的專屬座椅需求攀升,零重力座椅等創新產品逐漸普及,為行業開拓全新需求領域。整體來看,未來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規模仍呈現增長趨勢發展,初步估計2030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規模約達1746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4%。

    圖表16:2025-2030年中國汽車座椅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汽車座椅行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可行性研究報告
    鄭晨

    本文作者信息

    鄭晨(產業研究員、分析師)

    關注(7011907)贊(83)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