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最全】2025年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全方位對比(附業務布局匯總、業績對比、業務占比、業務規劃等)

    寧凱亮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潔能(605111.SH);捷捷微電(300623.SZ);華潤微(688396.SH);聞泰科技(600745.SH);士蘭微(600460.SH);斯達半導(603290.SH);蘇州固锝(002079);等

    本文核心數據:上市公司業務布局;上市公司業績對比

    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匯總

    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已形成完整生態鏈,頭部企業各具特色。新潔能斯達半導專注IGBT模塊,在新能源領域占據優勢;捷捷微電蘇州固锝深耕二極管和晶閘管等傳統器件;華潤微士蘭微作為IDM龍頭實現全產業鏈覆蓋;聞泰科技通過安世半導體布局車規級產品;揚杰科技在分立器件領域保持領先;東微半導、宏微科技聚焦高端MOSFET和IGBT研發;派瑞股份專精特高壓器件;振華科技華微電子在軍工和工業領域具有優勢;銀河微電、芯導科技、鍇威特則專注細分市場的小型化器件。這些企業共同推動國產功率半導體在汽車電子、工業控制、新能源等關鍵領域的進口替代進程,形成從芯片設計、制造到封測的完整產業體系。

    圖表1:2025年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匯總(一)

    圖表2:2025年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匯總(二)

    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業績情況

    從營收來看,大部分功率半導體2025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在10%-45%,整體來看盈利能力較好。這些企業營收集中在0-30億元。營收方面,聞泰科技遙遙領先,2025年一季度已達到131億元,但同比增速下降。毛利率方面,派瑞股份毛利率高達58.4%,幾乎是行業中上市公司最高。公司在控制成本和提高效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圖表3:2025年Q1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及毛利率(單位:億元,%)(一)

    圖表4:2025年Q1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營收及毛利率(單位:億元)(二)

    圖表5:2025年Q1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公司整體營收和毛利率(單位:億元,%)

    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區域布局對比

    國內銷售占據絕對主導地位,絕大多數公司內銷比例超過七成,僅聞泰科技憑借全球化業務在歐洲、北美與亞太均衡布局。區域分布呈現鮮明集群化特征:華東華南為核心區,新能源車代表企業如斯達半導、士蘭微和光伏領域的新潔能、宏微科技密集扎根長三角、珠三角,消費電子產業鏈的蘇州固锝、揚杰科技同樣聚集于此;華北華中聚焦工業與電力應用,派瑞股份的高壓器件主要服務國家電網華北項目,臺基股份深耕華中華北工業電機市場;西南東北依托本土基地輻射周邊,振華科技的軍工IGBT立足西南,華微電子以吉林基地覆蓋家電工控客戶。海外拓展呈現三級分化:聞泰科技和揚杰科技通過國際并購進入歐美高端市場,芯導科技、銀河微電向東南亞輸出消費電子器件,派瑞股份、振華科技則高度依賴國內市場。當前新能源車、光伏與工業自動化成為各區域共同驅動增長的核心領域。

    圖表6:2024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區域布局及業務概況(單位:%)(一)

    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功率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對比

    功率半導體行業ROE呈現明顯梯隊分化。揚杰科技、新潔能、捷捷微電以超11%的凈資產收益率領跑,反映其輕資產設計模式與高毛利產品優勢;斯達半導、振華科技等中游企業6%-8%的ROE體現穩定制造能力。尾部企業暴露結構性困境:華潤微、士蘭微因12英寸線巨額投資拉低ROE至不足4%;聞泰科技、鍇威特負值主因業務轉型投入與研發攤銷。宏微科技-1.3%顯示車規IGBT產能爬坡壓力,鍇威特-10.08%凸顯中小設計公司市場開拓風險。全行業ROE中位數僅4.97%,體現了重資產擴張與技術迭代期資本效率承壓的行業共性。

    圖表7:2024年中國功率半導體上市公司ROE(單位:%)

    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功率半導體業務業績對比

    國內功率半導體企業呈現顯著分化格局。業務專注度方面,捷捷微電、派瑞股份、芯導科技等九家公司功率半導體占比超過95%,其中芯導科技達100%,反映功率半導體高度專業化;中小型企業如派瑞股份、鍇威特占比均超95%,但收入不足5億,凸顯細分領域深耕優勢。振華科技雖占比99.18%,功率半導體收入達51.8億。

    功率半導體業務占比較低的有蘇州固锝占比僅17.52%,銀河微電為50.57%,顯示多元化經營特征。收入規模層面,聞泰科技占比僅37.52%,但由于整體收入規模較大,因此功率半導體業務居于行業前列,業務為276.1億元;

    整體而言,頭部企業正通過高占比業務構筑護城河,而聞泰科技等巨頭則憑借規模效應實現跨領域協同。

    圖表8:2024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公司功率半導體業務營收和占比(單位:億元,%)

    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業務規劃對比

    未來全行業通過產能擴張、車規認證與國產替代構建競爭壁壘。新能源驅動方面,斯達半導、士蘭微等頭部企業加速車規級IGBT模塊擴產,宏微科技、新潔能同步發力光伏儲能市場;技術升級層面,華潤微、揚杰科技12英寸線及SiC產能成重點,東微半導超級結MOSFET與聞泰科技SiC器件布局第三代半導體;全球化競爭加劇,聞泰科技、斯達半導拓展歐美車企供應鏈,芯導科技、蘇州固锝推進東南亞制造本地化。中小企業則強化細分領域優勢,派瑞股份綁定特高壓電網,鍇威特深耕智能功率IC集成,振華科技鞏固軍工高可靠需求。各企業具體規劃如下表所示:

    圖表9:中國功率半導體產業上市公司功率半導體業務發展規劃(一)

    圖表10:中國功率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功率半導體業務發展規劃(二)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功率半導體器件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可行性研究報告
    寧凱亮

    本文作者信息

    寧凱亮(產業研究員、分析師)

    關注(3402016)贊(25)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