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成就他人,是最好的內驅力

    筆記俠

    1

    來源于微信公眾號:筆記俠(ID:Notesman)

    高級筆記達人 | 小酷

    責編 | 若風  排版 | 五月

    內容來源:量子教育,企業人才培養優質內容及創新解決方案服務商。

    分享嘉賓:朱恒正,量子教育特聘講師,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產品營銷

    筆記君說:

    導師帶學生就像師傅帶徒弟,不僅要帶出徒弟的本事,還要能勝任他的本職崗位。但我們會發現,做師傅的不僅要把本事傳授給徒弟,同時還要把品質、素養傳遞給徒弟。

    導師要帶好學生,僅僅靠學生努力就可以了嗎?浙江大學客座教授朱憲告訴我們,推行導師制的關鍵是導師要有導師該有的樣子,因此他提出一定要把好導師的三道關卡。

    導師制也叫師帶徒,師傅在帶徒弟的時候,要秉承一種態度,要耐心細致的指導。同時也要考慮師傅是否有指導的技能?師傅是否擅長指導徒弟?

    如果要推行導師制,我認為最關鍵的是導師要有導師該有的樣子,因此,我們把好導師的“三關”建設——資格關、管理關、技巧關。

    一、資格關:導師的能力與意愿

    目前最主流的導師是新員工導師,如果你要成為華為的新員工導師,要滿足兩個選拔條件,第一,必須是部門的業務骨干,同時需要擁有業務指導能力;第二,必須充分認可華為文化。

    我們認為導師的資格有兩個維度,一個叫能力度,另一個叫意愿度。

    1.能力度

    能力度有兩個關鍵詞,第一個叫能教,它同樣有兩個維度,分別是崗位業務/技術過硬和思想過硬。

    怎樣能篩選出這部分人來呢?很簡單,看績效考核等級。績效考核里既考工作成果,同時也考平時的素養、行為等等。

    很多業務能力很強的人,他自己干起來很厲害,但是他教不出和他一樣厲害的人,他不具備帶教的技能。這就涉及能力度的第二個關鍵詞——會教。

    我們可以用培訓考核建立導師等級,培養合格的導師。接下來隨著導師的能力不斷提升,他的傳幫帶的能力就越來越熟練,教出來的學生會越來越厲害,導師等級也會逐步往上走。

    同時,我們發現一個導師帶徒弟還得有眼緣,簡單來說就是導師和學徒能夠對上眼。在很多企業當中,師徒配對往往是強制配對,其實我們可以讓他們雙向選擇,師傅可以選徒弟,徒弟也可以選師傅。

    有可能一開始覺得還行,但隨著帶教的推進,兩個人的脾氣、性格可能都不太匹配,這個時候就需要做后續的調整。

    2.意愿度

    意愿度是師傅愿意教徒弟。有的人業務能力很強,但是他拒絕或者他討厭帶徒弟,習慣于自己一個人干。

    我認為師傅愿意帶徒弟其實有兩個驅動力,一個是內驅,有的人就適合做老師,天生就是干這個活的,他發自內心地愿意幫助他人,成就他人,這種人是利他的。

    另一個驅動是外驅,使用外部的激勵措施來讓師傅愿意帶徒弟。

    第一種外驅叫物質激勵,像海底撈的老店長帶新店長,帶好以后,這個店的效益的一部分的是可以激勵給老店長的。

    第二種外驅叫榮譽激勵,就像每年的評職稱、評獎狀。

    第三種外驅叫晉升,譬如說在華為,你沒有干過指導員,你是不能夠被提拔為干部的。隨著你的不斷的晉升,到了一定的階段,如果你不做導師了,你的晉升也就結束了。

    二、管理關:導師與部門全程跟蹤

    全程跟蹤分兩個維度,第一個是導師全程跟蹤徒弟,確保徒弟能夠出師,能夠勝任崗位,第二個是導師帶徒弟的過程有專門部門進行全程跟蹤。

    1.導師全程跟蹤

    我們要做好師帶徒的項目管理,一定要做到正式,也就是要有儀式感。導師的全程跟蹤的啟動點是一個正式的活動,叫拜師儀式。拜師儀式除了固定的流程,還有三大件——師徒協議、聘書、帶教計劃書。

    師徒協議和聘書比較好理解,我們詳細說一下帶教計劃書。

    ① 帶教計劃書

    帶教計劃書的基本邏輯是一張學習表,第一部分是師徒之間的相互熟悉;第二部分是熟悉環境,熟悉工作環境,熟悉整個企業的環境;第三部分陸陸續續開始傳遞工作的方法、技能,布置相應的工作任務;第四部分涉及到每周的小結節,每月的月結,最后的復盤;最后一部分還涉及到安排一些特殊的事項。

    帶教計劃書包括帶教事項、時間安排以及完成情況。

    帶教事項:相互熟悉、熟悉環境、學習工作方法、獨立完成任務,交流思想/解決工作外困難、周/月復盤、帶教總結等。

    時間安排:建議大家用甘特圖來推進。

    完成情況:紅、黃、綠三種顏色來直觀標注——紅色意味著嚴重滯后,黃色意味著完成但略有小偏差,綠色意味著準時或者提前完成。

    ② 帶教項目的 PDCA 筆記

    如果說你作為導師,希望做得更精細化一點,那么一定要用好帶教項目的 PDCA 筆記。

    這張表的的核心是基于PDCA戴明環理論:

    ? P是計劃,是帶教事項的時間安排,也就是日程表。

    ? D是執行,記錄結果情況以及整個事項的推進過程當中有沒有突發情況。

    ? C是檢查,查看結果與想法是否一致,有無發現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 A是改善,如果發現了不一致,就去做一些改變或者停止現有的進度。

    ③ 專業崗位師傅的兩張表

    專業崗位師傅要帶徒弟,一定會涉及到崗位技能。我認為有兩張表很重要,一個叫崗位技能一覽表,另一個叫某項崗位技能的指南。

    表一:崗位技能一覽表

    崗技能一覽表分為通用類和專業類。每個類別又分為具體技能和學習載體。簡單來說就是要想掌握某個技能,需要通過某個載體去學習,比如說書面資料、學習視頻等。

    表二:某項崗位技能指南

    某項崗位技能指南是指針對某一個崗位的一覽表清單,也就是這是哪個崗位?具體是哪一種技能?這個技能主要適用于這個崗位的哪個任務以及哪些工作場景?

    2.部門全程跟蹤

    部門的全程跟蹤做的是師帶徒的考評工作。

    我認為這個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帶教計劃書的具體執行,包括每周的小復盤,每月的小復盤,帶教事項的完成情況等。考評結果的判斷也很簡單,徒弟是否勝任崗位?崗位業務是否過硬?思想是否過硬好?

    整個考評過程中還有一個關鍵叫師徒互評。徒弟評價師傅,也就是導師做得好不好,聽聽徒弟的感受。師傅評價徒弟,在整個過程中的師傅是最能直觀感受到徒弟態度、能力的人。

    三、技巧關:導師的給取之道

    你會帶徒弟嗎?你會傳幫帶嗎?我把它總結為導師的給取之道。

    1.給之道:輔導

    輔導是給人們答案,進而變化與發展的告知過程。徒弟腦子里還沒掌握知識,師傅就要傳遞給他。

    輔導流程的基礎就是某項崗位的技能指南,一共有三步,分別是說給他聽,做給他看,讓他試著做做看。圍繞這三個流程,我們來談一談輔導流程中的相關技巧。

    ① 說的技巧

    第一要明確清晰步驟、要點、理由,循序漸進。

    第二要通俗易懂,要學會打比方等方法。

    第三要把握關鍵點。

    第四要難點“重”講。

    第五要舉例說明。

    ② 演示的技巧

    演示的技巧分為誰來演示、分段演示、邊演示邊說。

    ③ 確認理解的技巧

    當我演示給你看了,我是不是可以對你進行必要的提問?比如封閉式提問或開放式提問。當然,我也可以故意示錯,看看你能不能糾正。如果你還懵懵的,對不起你沒有掌握。更常規的是我要求你復述演示的某個環節。

    2.取之道:教練

    教練指的是觸動人們探尋、反思,進而變化與發展的協作過程。隨著整個帶教過程的延展,原本空空的腦子里逐步有些東西了,能夠和以外的一些經驗產生共鳴。

    ① 傾聽:打開心扉的技術

    徒弟可能有一定的經驗或類似的體會,你要讓他說出來,因此要豎著耳朵聽。傾聽有一個非語言技巧,比如坐在他的側面(這是一個非常有親和力的位置),同時同步他的情緒,來激發他訴說的欲望。

    有時候,為了證明我們在傾聽,我們會去打斷他,重復剛才聽到的重點詞匯,確認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甚至對整段話進行進一步的概述。

    ② 提問:引發思考的技術

    發現徒弟考慮的不夠周全,可以通過有意識的提問來引發他思考,取出答案。

    有意識的提問有兩種,第一種叫封閉式問題,用于確認,也就是你問問題,他回答 yes or no。第二個叫開放式問題,它不能用簡單的 yes or no 來進行回答,比如:用于什么?去了解你怎么看?你注意到什么?你發現了什么?你覺得為什么會這樣?

    ③ 反饋:付諸行動的技術

    我們取出的答案中,徒弟講了做的怎么樣,不管做得好不好,這時都就應該有反饋。反饋分為正反饋和發展性反饋,正反饋就是積極性反饋,比如點贊、表揚。

    發展性反饋也叫批評指正,這里面是有技巧的。

    第一句話是指出具體的錯誤行為,第二句話談這種行為對身邊人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三句話講正確的行為是什么,也就是我們說的變化。最后要表達期待——我對此充滿期待,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我們說我相信你一定要能做到。

    四、總結

    把好導師的“三關”,首先是資格關,導師是否具有相應的能力與意愿去帶徒弟。其次是管理關,導師用帶教計劃書完成全程跟蹤,同時讓相關的部門對導師和學員的情況進行跟蹤。

    最后是技巧關,在徒弟沒掌握相關知識時輔導他去學習,在掌握了一定知識之后引導他去思考,去行動。

    本文來源:公眾號 @筆記俠。中國新商業知識筆記共享社區,微信最具價值排行榜:職場榜第一、總榜前三。獨家筆記支持湖畔大學、混沌大學、青騰大學、高山大學、中歐創業營、京東商學院、北大國發院等頂尖商學院課程,BAT、TMD、小米、華為、網易等知名企業,丁磊、傅盛、李善友等知名人士,超過100萬企業決策及管理層都在看。

    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