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30歲的OPPO還有硬仗要打

    市值榜

    作者|唐晨 來源|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

    GUIDE|

    ■ 熱銷與投訴齊飛

    ■ 綠線問題反映了什么?

    ■ OPPO還有硬仗要打

    2025年,OPPO迎來成立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卻也背負了新的輿論重擔。

    一方面,最新旗艦OPPO Find X9系列上市首日銷量近12萬臺,追平上一代,顯示出強勁的市場熱度。但與此同時,一場關于品控的“信任危機”也在發酵——多位用戶在社交平臺投訴其OPPO手機屏幕無故出現綠線,涉及Find X、Reno及一加等多個系列,且大部分手機使用時間在四年以內。

    熱銷與投訴齊飛,這一矛盾現象直指OPPO當下的深層困境。在存量時代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品質打磨的不足與用戶體驗的落差,迫使這家三十歲的企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的產品定義與市場操盤邏輯。

    特別是在高端化與AI技術成為行業核心賽道的今天,品控危機不僅暴露了企業發展的短板,也折射出其在構建核心競爭力上的緊迫性。

    當最基礎的“可靠”屬性被動搖,再華麗的產品故事和高端布局都將受到挑戰。

    01

    “綠線”出現,信任滑坡

    作為年度旗艦,OPPO Find X9系列自10月下旬開售以來,收獲了不俗的市場反響——首銷當天線上線下渠道同步迎來高人氣,多地門店出現排隊現象,部分熱門配色迅速售罄。

    這股熱銷勢頭進一步鞏固了OPPO高端化的成果。

    從產品端看,以影像為主打賣點的Find X9系列實現了行業首個億級像素多幀融合方案。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將其定位為“旅拍神器”,甚至直言:“OPPO Find X9 Pro是萬元以內最值得購買的「相機」。”

    市場層面,業內人士認為本代旗艦產品有望超越上代。一個積極的信號是,Pro版銷量占比超過60%,相比上代Pro版約15%的占比大幅攀升。其中,定價萬元的「追光紅」配色需求最旺,這表明OPPO高端機型的市場接受度正在提升。

    OPPO沖刺高端市場多年,此前Find X8系列首銷季度出貨量同比上一代增長66%,成為2024年各大廠商新一代旗艦中提升幅度最大的產品。

    一切看起來都在向好發展,但與此同時,OPPO的“信任危機”卻再度降臨。

    近期,關于OPPO手機“綠線門”的事件持續發酵,黑貓投訴平臺上的相關投訴量逼近千條,涉及Find X、Reno、Ace以及一加等多個系列機型。用戶普遍反映,手機在“沒有摔到,也沒有碰撞到”的情況下,屏幕突然出現綠線。

    對此,OPPO的官方回應是:“對于存在該屏幕線條問題的設備,購機4年內提供免費更換屏幕服務;購機超4年的,仍然提供遠低于市場價的優惠換屏政策。”這一回應并未直接闡明屏幕出現綠線的具體原因。

    事實上,這并非OPPO今年首次陷入品控輿論風波。早些時候,Find X8系列就曾因被指“新老機型區別對待,忽視舊款旗艦用戶權益”而遭到百人聯名投訴,甚至有媒體評價Find X8 Ultra在影像方面僅是一臺「半成品手機」。

    而在10月15日,即X9系列發售前,劉作虎還在微博援引第三方數據稱,OPPO同品牌換機用戶占比達45%,是安卓陣營第一。

    這番言論無疑是對OPPO用戶忠誠度的肯定,但它也掩蓋不了一個事實:OPPO的產品打磨能力仍有待改進。

    02

    單純從技術角度審視,“綠線”問題通常與手機軟件或硬件有關。在正常使用壽命內,屏幕液晶層老化、內部受潮、主板顯示芯片故障等都可能導致此類問題。

    一位手機行業資深人士指出,產品設計定型后,便進入物料備料和模具制造階段。如果制造工藝符合國家標準,那么供應鏈往往是影響屏幕質量的關鍵變量。

    其實,連蘋果公司也曾因采用三星屏幕而爆發過類似的“綠線門”投訴。

    大手機品牌用的都是相同幾家屏幕供應商的屏 ,OPPO集中出現問題,更凸顯出了對供應商約束力以及品控的重要性。

    當然,將問題完全歸咎于采購環節,也不夠深刻。

    據不少用戶的反映,綠線出現時,手機使用時間在四年左右。

    回望2021年,OPPO想要成為“高端市場”的第三個玩家,2021年,一加品牌和OPPO完全合體,2021年也是華為芯片供應中斷的次年,手機廠商自然都想填補華為空出來的高端手機市場。與此同時,機海戰術還在“服役”階段。

    多品牌、多機型、多價格帶全面覆蓋的背景下,2021年,OPPO成為了中國智能手機的TOP1,銷量同比增長超過30%。但多品牌、多機型、沖高戰略、產銷放量,也意味著對供應鏈和品控的極致考驗。

    此后的2022–2023年機型也有不少綠線案例,側面反映品控顆粒度并未隨迭代顯著改善。

    什么都想要,就難免顧此失彼。或許正是這種追求速度和規模的戰略,為日后大量瑕疵品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客觀來看,在各主流投訴平臺上,頭部品牌均有一定比例質量投訴。但區別在于,像OPPO這樣,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其旗艦機等多款產品因品質或服務問題多次引發集體投訴并演變為輿論熱點,在行業頭部廠商中并不多見。

    縱觀OPPO近年的產品表現,從X8系列的用戶權益爭議到折疊屏的折痕問題,OPPO真正需要直面的,是一個綜合性挑戰:即產品整體打造與用戶服務能力尚需全面提升。

    比如,“綠線”問題或許并非OPPO獨有,但矛盾之所以升級,很大程度上與OPPO處理投訴的方式有關。例如,有網絡投訴顯示,部分用戶曾因“無法提供發票”等理由被拒絕保修;Find X8系列的老用戶也曾抱怨在系統更新上受到“區別對待”。

    1

    這些做法,無疑放大了產品缺陷對品牌信任的傷害。

    盡管長期、巨額的高端化投入推動了OPPO旗艦產品規模的增長,但已上市產品在體驗、品質乃至權益保障上暴露出的問題,仍在持續考驗著這家曾以“性價比”深入人心的國民品牌。

    OPPO已經意識到這一問題。在Find X9系列發布會上,官方宣布將投入超10億資金自研屏幕雙產線,構建從發光材料研發、高端制造到超高精度校準的全鏈路自主體系。此外,10月14日,京東方與OPPO、一加聯合發布了全球首塊165Hz高分屏“東方屏3.0”,這也標志著雙方的合作正從傳統的采購模式邁向更深度的“共創”。

    修煉“不可替代性”更加重要了

    隨著智能手機市場進入存量時代,高端化和AI技術已成為廠商競爭的核心賽道,也是鎖定行業頭部位置的關鍵。

    IDC分析指出,高端功能是推動智能手機升級換代的主動力。

    目前,OPPO正通過Find系列和折疊屏Find N系列精準切入高端市場。OPPO Find系列產品負責人周意保曾在9月透露,爆款機型Find X8系列的總銷量達到了X7系列的2.5倍。如今,X9系列的首銷表現也開局良好。

    但困擾,也同樣如影隨形。

    時至今日,高端化已不再是簡單的價格上探,而是技術價值與品牌實力的綜合體現。行業競爭已從比拼硬件參數的“性價比”,演進到軟硬件生態與AI能力的全面抗衡。在此背景下,OPPO在核心硬件與系統軟件上,仍需培育更多的“不可替代性”。

    所謂“不可替代性”,即企業在核心硬件、系統軟件或生態構建上擁有獨特且難以被復制的優勢。例如,蘋果通過iOS系統與A系列芯片的深度整合,構建了封閉而流暢的生態,用戶粘性極高;華為憑借麒麟芯片和鴻蒙系統實現了軟硬件協同,在高端市場穩居一席之地;三星則掌控著屏幕、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生產能力,在成本和技術上具備雙重優勢。

    以此視角審視OPPO,其在爭奪行業頭部的道路上,確實尚有進步空間。

    而過去所依賴的影像和快充優勢,正被競爭對手快速追趕和抹平——小米有了徠卡加持,vivo的快充功率不斷突破。

    在創新技術布局上,根據IPRdaily發布的人工智能專利報告,OPPO雖位列中國企業前十,顯示出一定的技術儲備。在10月的2025 OPPO開發者大會上,公司也發布了ColorOS 16,并提出AIOS戰略,展示了端側智能計算和多模態記憶功能。

    AI的發展的確在重塑行業格局。

    2024年,中國AI手機出貨量同比激增591%,市場滲透率從2023年的3%大幅躍升至22%。預計2025年,中國AI手機出貨量將突破1.18億臺,占據整體市場的40.7%。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均已紛紛推出搭載自研AI芯片和專屬功能的機型,全力搶占技術制高點。

    在AI領域的較量,是一場持久戰,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決出勝負。但可以確定的是,關鍵技術能力自主至關重要。

    市場數據清晰地反映了競爭的殘酷性。在去年全年和今年以來的國內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排名中,OPPO均未能進入前四。全球范圍內,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25年上半年全球高端智能手機銷量報告,OPPO同樣是Others。

    1

    最新的IDC數據顯示,OPPO在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出貨份額已排到第五位。

    三十而立,對于OPPO而言,這是一個總結過往、直面問題的關鍵時刻。銷量的高光與品控的陰影、規模的擴張與核心能力的薄弱、傳統優勢與時代變革的碰撞,共同構成了其“而立之年”的復雜煩惱。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市值榜(ID:shizhibang2021),作者:唐晨

    可行性研究報告
    市值榜

    本文作者信息

    市值榜(科技自媒體)

    關注(254328)贊(4)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