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預見2025:《2025年中國代糖行業全景圖譜》(附產量規模、營收排名、發展前景等)

    李佩娟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三元生物(301206)、保齡寶(002286)、華康股份(605077)、百龍創園(605016)、晨光生物(300138)、金禾實業(002597)、萊茵生物(00216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代糖產量;中國代糖需求規模;中國代糖行業競爭格局

    行業概況

    1、定義

    “代糖”通常是指替代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乳糖發揮甜味作用的甜味劑。代糖能產生甜味,但是熱量很低或是無熱量,一般被分為人工代糖、天然代糖、糖醇和其他代糖。常見的人工代糖包括甜蜜素、阿斯巴甜等;常見的天然代糖包括甜菊糖苷、羅漢果糖等;糖醇主要有赤蘚糖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其他代表主要有阿洛酮糖等。

    圖表1:代糖細分市場結構

    2、產業鏈剖析:下游主要集中于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

    代糖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甜味植物、淀粉、蔗糖、化工原料、生產設備等。行業中游為代糖生產企業;下游應用領域主要為食品、飲料、藥品、化妝品等領域。

    圖表2:中國代糖行業產業鏈結構

    代糖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主要包括安琪酵母、白鉆、新良、華爾泰等企業;中游代糖生產企業主要三元生物保齡寶華康股份百龍創園晨光生物金禾實業萊茵生物等;下游應用領域的代表性企業有農夫山泉、光明、蒙牛、元氣森林食品飲料企業,湯臣倍健保健品企業等。

    圖表3:中國代糖產業鏈生態圖譜

    行業發展歷程

    糖精是中國較早工業化的代糖產品,1957年,“衛星”牌糖精鈉開始生產并逐漸發展成為老字號產品。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開始研究木糖醇,但直到70年代才開始規模化生產。20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研究阿斯巴甜的合成與應用。隨著中國代糖產品研發和深入,糖精產能逐漸過剩,90年代起國家限制產能擴張,糖精逐漸被其他代糖所取代。90年代起,中國木糖醇、阿斯巴甜等產品的產能增長較快。21世紀初,三氯蔗糖自主研發能力提升,產能開始增長。近年來,赤蘚糖醇、阿洛酮糖等新產品逐漸進入人們視野,中國的代糖產品逐漸豐富。隨著健康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代糖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期。

    圖表4:中國代糖行業發展歷程

    行業政策背景:國家健康規劃推動代糖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頒布多項健康規劃,控制添加糖攝入量,推動全民參與減糖行動,為代糖行業發展提供了基礎。國家政策還倡導生產經營者用安全標準允許的天然甜味物質和甜味劑取代蔗糖,推動了代糖需求的增長。中國代糖行業重點政策匯總解讀如下:

    圖表5:截至2025年中國代糖行業重點政策匯總

    行業發展現狀

    1、代糖產量:產量逐漸增長

    根據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淀粉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2023 年中國代糖產量達到 165.33 萬噸,。從長期來看,隨著人們對健康生活及個人護理產品需求的不斷提升,木糖醇、山梨糖醇等產品的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進而推動我國功能性糖醇產量的進一步提升。結合歷史數據初步估計2024年中國代糖產量約為175.4萬噸。

    圖表6:2021-2024年中國代糖產量(單位:萬噸)

    赤蘚糖醇的工業化生產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日本,并逐漸擴展至全球。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赤蘚糖醇生產國。2023年,中國赤蘚糖醇產量達到16.4萬噸,占全球總產量的相當比例。2015-2022年的復合增速為48.9%,表明過去幾年中國赤蘚糖醇產業經歷了高速增長,逐漸在全球市場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初步估算,2024年中國赤蘚糖醇產量約為19.4萬噸。

    圖表7:2015-2024年中國赤蘚糖醇產量(單位:萬噸)

    2、市場規模:保持增長

    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是代糖產品使用較多的領域。參考氣森林無糖飲料代糖價值占比在7.2%左右以及21cake無糖烘焙代糖價值占比為0.82%左右,結合《中國連鎖餐飲行業報告》中烘焙市場規模數據、《中國無糖飲料市場趨勢洞察報告》中無糖飲料等數據測算中國代糖市場規模。2017-2024年中國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用代糖市場規模保持增長,2024年達到21.6億元。

    圖表8:2017-2024年中國代糖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注:上述市場規模僅考慮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的需求。

    行業競爭狀況分析:華康股份在代糖行業內營收遙遙領先

    2024年,中國代糖行業上市公司中,華康股份代糖產品營收規模超過19億元,排名第一。保齡寶、萊茵生物和三元生物代糖產品營收均超過5億元,位列第2-4位。

    圖表9:2024年中國代糖行業上市公司代糖業務營收排名(單位:億元)

    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

    1、行業發展潛力大,天然代糖需求增加,阿洛酮糖發展迅速

    從消費需求端來看,隨著中國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國家控糖政策的實施,居民對無糖食品及飲品的需求增長,代糖成為了有效降低糖量攝取的產品,因此代糖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穩固。

    從技術與產品端,代糖呈現從高倍合成甜味劑向天然、復合、功能化代糖解決方案演進的發展趨勢。

    從產業與競爭端來看,行業經歷“產能競賽”后進入整合期,企業尋求縱向一體化與差異化競爭。

    圖表10:中國代糖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2、代糖市場規模將超過40億元

    中國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行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核心驅動力源于居民健康意識的空前覺醒,對肥胖與糖尿病的普遍擔憂使得“減糖”從小眾需求演變為大眾剛需。在市場層面,無糖飲料已從碳酸飲料、茶飲迅速滲透至功能性飲品等全品類,而無糖烘焙也從單一的全麥面包擴展到涵蓋蛋糕、餅干等精致品類,產品矩陣的極大豐富直接拉動了消費。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中主要添加劑代糖市場規模也將隨之增長。預期到2030年中國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用代糖市場規模將達到44億元。

    圖表11:2025-2030年中國代糖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注:上述僅包含無糖飲料和無糖烘焙用代糖市場規模。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甜味劑(代糖)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