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青島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附海洋經濟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青島市海洋經濟促進條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到,海洋發展、發展改革、科技、工業和信息化、大數據等部門應當支持開展智能超算和大數據協同創新,建設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產業集聚區,推動海洋漁業、海洋文化旅游、港口航運等領域開放智慧應用場景,推進智慧海洋產業化和海洋產業智慧化;支持水下通信與導航、多功能跨域網關等通信核心技術研究,發展深海遙控機器人、水下滑翔機、自主式潛航器等海洋電子信息裝備,提升感知探測、數據傳輸、處理應用等領域信息化水平,構建海洋電子信息產業鏈。
如今,海洋產業作為海洋經濟的核心支柱,其發展質量直接決定了海洋經濟的整體能級。推動海洋經濟向更高質量階段躍升,根本路徑在于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近年來,我國海洋戰略實施不斷向縱深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深海科技"作為新興戰略產業首次被正式納入國家發展布局,與商業航天、低空經濟并列成為重點培育領域。這一政策導向不僅彰顯了國家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決心,更標志著海洋強國戰略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2024年,青島明確了“4+4+2”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改造提升海洋漁業、港口航運、海洋文旅、海洋化工4個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海洋裝備、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4個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深海開發、海洋電子信息2個未來產業。據統計,去年“4+4+2”海洋產業增加值突破2100億元,現代海洋產業強勢崛起。
在海洋未來產業方面,中國海洋大學與招商局工業集團聯合成立海洋工程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全國首個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加速建設中,問海、瀚海星云等一批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發布或在研中。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也是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關鍵領域。
據自然資源部海洋戰略發展研究所預測,中國海洋生產總值2025年將達到13萬億元,直至2030年之前,中國海洋經濟將一直處于成長期。2030年我國生產總值將超過20萬億元,海洋生產總值占GDP比重有望超過15%。
根據海洋經濟活動的性質,將海洋經濟分為海洋經濟核心層、海洋經濟支持層、海洋經濟外圍層,分別對應5個產業類別。海洋產業是海洋經濟的核心層,包含海洋漁業、海洋旅游業等15個產業。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的背景下,海洋經濟正逐步崛起為驅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面對海洋資源開發的多重挑戰與海洋科技領域的快速突破,各地區在制定海洋產業發展戰略時,迫切需要專業智庫提供科學決策支持。這些智庫機構通過整合海洋科研力量、分析全球產業趨勢、評估區域資源稟賦,為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規劃、技術創新路徑和可持續發展方案,助力各地在海洋經濟新賽道上搶占先機。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中國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海洋經濟產業規劃所”,希冀發揮“產業研究+大數據+技術洞察+招商資源前置”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咨詢方案。不僅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項目運營等綜合服務,還提供海洋經濟產業數據大屏監測、產業鏈圖譜編制、專項政策編制及培訓指導。
前瞻經濟學人APP 產業觀察組
更多行業研究分析詳見:
【1】《2025-2030年中國海洋經濟產業發展狀況調研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