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財年國內外車企凈利潤排名:豐田日賺7億,中國車企冰火兩重天【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2024財年全球車企凈利潤排名新鮮出爐,可見,全球汽車行業各路玩家的經營狀況與發展態勢,其中既有傳統巨頭的穩健領航,也有新興力量的奮力突圍,更有市場競爭中的無奈“失血”。
根據機構最新發布的2024財年全球車企凈利潤排名,豐田汽車以2586.2億元的凈利潤再度傲立全球車企之巔,蟬聯榜首。日均盈利超7億元。豐田,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之一,全面覆蓋了從傳統燃油車到混合動力和純電動車的全領域。這種多元化的業務布局,使其能夠根據不同市場和消費者的需求,靈活調整產品策略,從而在各個細分市場都能分得一杯羹。而其強大的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廣泛的市場覆蓋和高效的成本控制。豐田在全球范圍內擁有龐大的銷售網絡,無論是發達國家的成熟市場,還是新興經濟體的潛力市場,都能看到豐田汽車的身影。廣泛的覆蓋不僅帶來了規模效應,降低了采購、生產和銷售成本,還使得豐田能夠更好地分散市場風險。同時,豐田在供應鏈管理、生產流程優化等方面精益求精,通過精細化的成本控制,將每一分成本都壓縮到極致,從而實現了利潤的最大化。
大眾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分別以1029.2億元和864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二、第三名,緊隨豐田之后。現代汽車、寶馬汽車、本田汽車、特斯拉、保時捷、Stellantis和起亞也成功躋身前十。
比亞迪以402.5億元的凈利潤位列第13名,成為排名最靠前的中國車企。
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近年來發展迅速,然而,并非所有中國車企都能在盈利賽道上高歌猛進。部分傳統車企受困于燃油車市場份額萎縮、新能源轉型滯后,以及激烈價格戰,利潤大幅下滑甚至虧損。一些新勢力車企因前期研發投入巨大、產能未充分釋放、市場競爭激烈,同樣深陷盈利困境 。例如,江淮汽車、零跑汽車、小鵬汽車、北汽藍谷以及蔚來汽車等,凈利潤均為負值 。但與此同時,也有像理想汽車這樣的企業,以80.5億元凈利潤排在第25位 ,憑借精準的市場定位、爆款產品策略,在新能源市場分得一杯羹,展現出強勁發展潛力。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車企們為了搶占市場份額,甚至不惜采取“賠本賺吆喝”的策略。在智界R7增程版上市之際,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就坦言,每賣出一部智界R7虧損一兩萬元、甚至兩三萬元。在他看來,銷量增長上去,成本降下來,將來就不虧,現在還是讓尹總(尹同躍)出血的。這背后反映出的是車企在市場競爭中的無奈與抉擇。
新能源汽車行業車企間競爭將更激烈
我國汽車市場已進入存量階段,競爭愈發激烈。2018年后,中國汽車銷量連續三年呈現負增長,汽車市場步入“存量時代”。從近年來我國汽車銷量情況來看,我國新車銷售整體呈現“短期波動、中長期向上”的現象,年均增長率約為2%~3%,車企很難再通過提高汽車銷量獲得高額收益和利潤,競爭將更加激烈。
企業競爭市場集中度較高
數據顯示,2024 年 1-11 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高度集中的競爭格局。銷量排名前十的企業集團合計銷售 964.1 萬輛新能源汽車,同比大幅增長 35.5%,占據市場總銷量的 85.6%。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余企業的市場份額僅為 14.4%,充分彰顯出頭部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主導地位與強勁增長勢頭。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所”,希冀發揮“產業研究+大數據+技術洞察+招商資源前置”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咨詢方案。不僅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項目運營等綜合服務,還提供海洋經濟產業數據大屏監測、產業鏈圖譜編制、專項政策編制及培訓指導。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