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全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成功產出氫氣【附氫能產業產值規模預測】

    鵬程

    1

    (圖片來源:攝圖網)

    氫能是一種可再生能源,通過水電解的方式產生氫氣。水電解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化學反應,其中氫氣是產物之一。在水電解過程中,通常使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并將氫氣收集起來。這種方法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產生的電力來產生氫氣,從而實現氫能的產出。

    6月29日,我國首個萬噸級新能源制氫項目——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納日松光伏制氫產業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納日松項目”)成功產出氫氣。該項目是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滿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合資建設,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風光制氫一體化示范項目。

    項目利用采煤回填區建設光伏電站,每年發電量約為7.4億千瓦時,其中20%用于當地電網,剩余80%用于氫氣生產。項目安裝了15套1000Nm³/h的堿水制氫裝備,每年可產生約1萬噸氫氣和8萬噸氧氣,主要用于化工和交通領域。

    納日松項目成功產氫將為我國綠電制氫規模化、商業化發展積累寶貴經驗。2019年兩會期間,氫能首次寫入我國政府工作報告。在“十四五”規劃期間,我國指出要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從氫氣的產能分布來看,目前國內氫氣生產主要集中在西北、華北以及華東地區。其中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由于化石能源資源豐富,是主要的氫氣供應地,也是未來可再生能源制氫的重點地區。

    圖表2:2022年中國氫氣產能分布熱力圖

    中國是產氫大國,根據中國氫能聯盟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氫氣產量超過3300萬噸,同比2018年增長60%。2021年,我國氫氣產量超過3400萬噸,位居全球第一。

    圖表3:2018-2021年中國氫氣產量規模變化情況(單位:萬噸)

    目前,交通運輸領域作為氫能下游應用市場發展的主要突破口,并逐漸向儲能、工業、建筑領域拓展,推動氫能行業快速發展。根據中國氫能聯盟資料,預計到2050年,中國氫能產業產值規模有望達到12萬億元,將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圖表5:2025-2050年中國氫能行業產值規模預測(單位:萬億元)

    清華大學教授楊志剛認為氫能是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實現能源的清潔轉化和高效利用。在能源領域,氫能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我國能源產業的轉型升級,提升我國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競爭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