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2023年中國存儲芯片行業驅動因素分析 四大因素描繪行業廣闊藍圖【組圖】

    盧敏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芯國際(688981)、兆易創新(603986)、紫光國微(002049)、普冉股份(688766)、聚辰股份(688123)、瀾起科技(688008)、北京君正(300223)等

    本文核心數據: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分布等

    1、國家政策助力行業發展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和支持存儲芯片行業的發展,《關于做好2022年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集成電路企業或項目、軟件企業清單制定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關于加強產融合作推動工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等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促進了存儲芯片行業的發展,增強了企業的自主研發能力,提高了國內存儲芯片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圖表1:2021-2023年中國存儲芯片行業重點政策

    2、集成電路產業重心轉移帶來巨大機遇

    全球半導體產業共經歷三次產業遷移:20世紀80年代,由美國本土向日本遷移,成就東芝、松下、日立等;20世紀90年代末期到21世紀初,由美國、日本向韓國、中國臺灣遷移,造就三星、海力士、臺積電日月光等;第三次,是中國臺灣向中國大陸遷移。在全球集成電路行業向中國轉移的大勢下,國際存儲芯片制造商相繼在中國建廠,如英特爾、三星、海力士均已在中國布局存儲芯片市場,建立NAND Flash工廠等,帶動了中國存儲芯片產能增長以及產業調整和優化升級,為中國存儲芯片行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

    圖表2:全球半導體產業遷移路徑圖及遷移結構

    3、國內市場對存儲器芯片需求較大

    在全球集成電路市場增長的帶動下,國內集成電路產業快速發展,市場需求持續攀升。隨著消費電子、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的逐步興起和成熟,我國已成為全球存儲芯片市場規模排名第二的地區,Yole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DRAM芯片和NAND閃存芯片的市場規模分別占據全球的30%和33%。

    圖表3:2022年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分布(單位:%)

    4、國內存儲芯片廠商競爭力逐步加強

    雖然當前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均被韓國、日本以及美國等國家壟斷。不過,中國已初步完成在存儲芯片領域的戰略布局,且隨著國家政策的支持和企業研發投入的加大,國內廠商核心競爭力正在逐漸建立。

    圖表4:國內存儲芯片廠商核心技術分析

    5、四大因素推動國產化進程

    當前我國存儲芯片需求主要由外資企業來滿足,未來在政策推動、需求增長和本土廠商競爭力逐步加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行業市場前景廣闊。

    圖表5:存儲芯片行業發展前景利好因素分析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存儲芯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前景預測》。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盧敏

    本文作者信息

    盧敏(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

    關注(759277)贊(15)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