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B站頂流出海,何同學在海外爆紅年入百萬

    增長工場

    作者|相青 來源|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

    2024年8月20日,國內知名UP主@老師好我叫何同學 以新賬號 @HTX Studio 正式進軍 YouTube。僅僅一年時間,他發布了28條視頻,收獲100萬粉絲,累計播放量超過1.78億次,海外變現預估中位數約 273 萬元。

    這并不是何同學第一次嘗試海外平臺。早在2020年5月,他就在YouTube注冊過 @老師好我叫何同學,當時多為國內視頻的搬運,流量一般,目前僅積累18.8萬粉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HTX Studio 不再只是搬運,而是做了國際化適配,視頻配有英文字幕、標題與敘事方式也更加貼近海外觀眾習慣。

    何同學不是第一個在海外拿到結果的中國網紅,最早李子柒就憑借YouTube的視頻在全球走紅。最近幾年,越來越多中國網紅開始嘗試在不同平臺拓展國際影響力,從 YouTube轉到TikTok,不斷在海外市場尋找新的增長和變現機會。

    出海一年,年入百萬

    2019年6月,何同學憑借一期在北郵校內測試5G網絡的視頻《有多快?5G在日常生活中的真實體驗》,一夜爆紅。

    當天正值中國工信部發放首批5G商用牌照,該視頻一夜間播放量超過500萬,B站粉絲暴漲至200萬,官方媒體也對此輪番報道。

    此后,何同學走上了頂級科技UP主之路。一年內,他獲得了和微軟副總裁Panos Panay、小米集團CEO雷軍對話的機會。2020年1月,何同學被評為“bilibili 2019百大UP主”,其先前爆紅的5G測評視頻亦獲得“2019年度最佳作品獎”。

    不過,過去一年他在國內也頗受爭議,部分觀眾認為其視頻“形式大于內容”。前幾個月,還因為在微博發文分享自己拒絕網約車司機索要好評的經歷引發爭議,在B站一夜掉粉過萬。

    與國內面臨爭議不同,何同學在海外好評如潮。

    海外觀眾對何同學的視頻接受度非常高。一方面,他們對何同學的創意和實驗精神非常認可;另一方面,由于科技類內容的通用性,也降低了傳播障礙。在評論區,海外用戶紛紛留言表示感謝他帶來的科技視頻。

    非常感謝你們在YouTube上創建了一個國際頻道。幾個月前,我了解到HTX之后,在你們的bilibili頁面上看到了一些視頻的標題和縮略圖,那些想法和概念看起來非常有趣,可惜我不會說普通話。現在,我終于可以理解和欣賞你們精彩的視頻了。你們的視頻為YouTube上的科技領域帶來了一股清風。感謝你們付出大量精力為我們翻譯視頻。

    你們的工作室絕對是我第一個愿意辭去美國工作去的公司。它既是智庫,又是機器人工作室,還是產品設計工作室……簡直就像中國的貝爾實驗室!你們干得太棒了!

    @HTX Studio 賬號播放量最高的一則視頻是“We built a gum launching robot”,源自2024年9月在B站發布的“為了吃口香糖,我招了個員工喂我…”,這則視頻在YouTube播放量3799萬,但在B站僅581.7萬播放。

    在商業變現上,海外市場也更為多元。

    此前,國內一直調侃很多博主在B站是靠愛發電維持創作,廣告收入有限。相比之下,在YouTube上,廣告收入已成為何同學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根據 Social Blade 數據,何同學在 YouTube 的月收入預估為1.2萬–19.5萬美元,年收入預估在4.4萬–71.1萬美元之間。按照當前匯率折算,中間值約為 273萬人民幣。

    國內頂流網紅,扎堆出海

    如果說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的故事是技術與資本,那么近幾年網紅的出海,則更像是在海外市場講述中國文化。

    細數中國創作者在海外的成功,能夠拿到結果的創作者均建立在同一規律之上,即能夠創作出跨越語言與文化門檻的內容,而這種內容更容易獲得海外用戶共鳴。

    比如,李子柒的視頻幾乎不需要解釋,就能讓全球觀眾感知到東方美學的詩意。她在YouTube擁有2770萬關注者,觀看量達到33億,最高的一則視頻播放量達到1.3億。

    李子柒的成功還引發了國內社交媒體上的一場爭論:她是一位合適的文化大使嗎?一位著名的文化評論家將李子柒的影響力與孔子學院進行了比較,后者是一家受政府支持的、致力于在海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機構。

    言下之意是,她的頻道在傳播中國文化的正面影響方面與這個耗資數十億美元的文化外交機構一樣有效。

    盡管李子柒在 YouTube上一次更新停留在9個月前,但她的視頻依然在賺取收入。根據 Social Blade 數據,每月預計收入2千-3.1萬美元,年度預估收入為4.1萬-65.8萬美元。

    除了李子柒,還有鬼哥、滇西小哥等中國網紅在 YouTube上風生水起。滇西小哥和李子柒風格類似,但是視頻更接地氣,有人評價李子柒的生活,是屬于不染一絲煙火的歲月靜好,而滇西小哥的生活,傳遞出來則是滿滿的人情氣息。

    根據 Social Blade 數據,滇西小哥每月預計收入1.1萬美元- 16.9萬美元,年度預估收入為12.4萬-200萬美元。目前,滇西小哥甚至開啟了YouTube會員訂閱,每個月3.99美元。

    不過,YouTube 不再是唯一陣地,TikTok 近幾年正在成為中國網紅出海的新平臺。

    今年2月,小楊哥大徒弟“紅綠燈的黃”(小黃)開始運營TikTok,目前已經有38萬粉絲,單場直播打賞金額超過10萬美元,還一度登上東南亞(越南)直播日榜第一。

    但整體來看,中國頭部帶貨網紅及其背后的 MCN 機構,在海外布局相對保守。

    他們往往不是直接運營海外賬號,而是通過簽約本地達人來進入市場。比如,李佳琦在海外并沒有賬號,美ONE主要通過簽約50萬粉絲以上頭部達人構建矩陣。

    然而帶貨成績并不理想。Fastmoss數據顯示,美ONE印尼團隊MTYN的月均銷售額僅有9.5萬美元。同時,在印尼MCN機構排行榜上,MTYN僅位列第86位,遠不如與李佳琦在國內的銷售業績。

    類似的,交個朋友、遙望科技、東方甄選等機構雖然均有出海布局,但其自身在海外并沒有真正成型的賬號或 IP。

    以此來看,中國網紅出海呈現明顯兩極分化。一方面,李子柒、滇西小哥等創作者依靠獨特的文化內容吸引全球觀眾,內容生命力較長,同時通過廣告實現穩定變現,實現了文化傳播與商業價值的雙贏。

    另一方面,依賴直播帶貨模式的 MCN,嘗試將直播電商模式復制到 TikTok 等平臺,但在海外市場仍面臨語言、供應鏈、消費習慣等多重挑戰,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作者:相青

    可行性研究報告
    增長工場

    本文作者信息

    增長工場(自媒體)

    關注(44260)贊(0)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