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3D打印賣爆全球,深圳贏麻了

    增長工場

    作者|相青 來源|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

    深圳3D打印機正在快速占領全球消費級3D打印市場。

    市場情報公司CONTEXT 最新分析顯示,入門級3D打印機在2025年第一季度表現突出,全球出貨量超過100萬臺,同比增長15%,中國供應商占本季度全球入門級打印機出貨量的95%。

    其中,Creality的銷售額雖然下滑3%,但仍然是市場主導者,市場份額為39%;Bambu Lab的增長表現最佳,出貨量同比增長64%。另外,Flashforge和Elegoo也實現了強勁增長。

    3D打印并非新概念,它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

    1983年,美國工程師查爾斯·胡爾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3D打印機,三年后又創辦了3D Systems,并推出全球第一臺商業3D打印機SLA-250。

    此后幾十年,3D打印主要服務于航空航天、醫療和工業設計等領域,機器售價動輒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美元,操作復雜,市場也幾乎完全由歐美廠商掌控。

    直到2005年,英國學者發起RepRap項目,發布了完全開源的3D打印機設計,人們第一次有機會在桌面上打印出一個零件或玩具。歐美企業也開始推出更親民的桌面3D打印機,將價格從幾十萬美元降低至幾萬甚至幾千美元。

    但同時,歐美企業也發現,在桌面3D打印機市場,決定勝負的不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硬件成本和供應鏈效率。深圳的創業者們敏銳地捕捉到桌面3D打印市場的機會,并迅速崛起,在全球站穩腳跟。

    深圳3D打印出海軍團

    2013年,陳春、敖丹軍、劉輝林、唐京科四個年輕人,在深圳的3D打印展上結識。那時,桌面級3D打印機熱潮剛剛掀起,但設備依然昂貴,且操作體驗一般。

    那是深圳硬件創業的“黃金年代”。得益于珠三角高度密集的電子制造供應鏈,創業團隊能夠用更低的成本、更快的節奏試錯。

    次年,他們在深圳龍華租下20平方米辦公室,創立創想三維(Creality),目標是讓3D打印機像2D打印機一樣易于使用和流行。正是在這間20平方米辦公室里,他們開發出了第一臺打印機 CR-3。

    但真正讓 Creality 一戰成名的,是2016年發布的CR-10。這款打印機打印尺寸大,達到300 x 300 x 400 毫米,但售價約為 500 美元,在當時性價比極高,因此迅速在歐美走紅,打開了全球化市場的大門。

    2018年,創想三維又推出了Ender-3,售價進一步拉低至200美元左右,這款打印機至今仍被視為3D打印領域的標志性產品,目前已售出數百萬臺。之后,創想三維以Creality品牌獨立出海,產品覆蓋全球100多個國家,累計出貨量達到500萬以上。

    幾乎在同一時期,縱維立方(Anycubic)、易加三維(Elegoo)等公司同樣瞄準了桌面級 3D 打印市場,通過獨立站、亞馬遜、eBay等跨境電商渠道,以性價比取勝,成為深圳出海軍團的重要力量。

    就在3D打印逐漸陷入低價競爭時,幾位從大疆離職的工程師也看到了機會。

    2020年11月,陶冶博士和幾位工程師從大疆離職,決定自己做點什么。他們篩選出了一些可能的項目,但最終決定入局3D打印,創辦了拓竹科技(Bambu Lab)。

    “這項技術很難,但市場營銷可能很容易。對于我們這群極客來說,把東西賣給其他極客很容易,因為我們碰巧對它們非常了解。”陶冶博士在博客中寫道。

    在一棟不太起眼的大樓里,陶冶租了一間辦公室,招募了一群老戰友,籌集了種子資金,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們非常低調,沒有路演,沒有公關,甚至辦公室門前也沒有掛上公司名牌。

    創業初期,陶冶還曾向YouTube上一些頂尖的3D打印博主發送過信息,介紹方案。但當時只有一位博主回復了,因為大多數人都不相信他們的方案。

    最終,22個月后,歷經7次產品迭代,Bambu Lab發布了第一款產品——Bambu Lab X1系列高速多色3D打印機,售價一兩千美元,面向中高端市場。這款產品在眾籌平臺Kickstarter上籌集了 700 萬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 3D 打印機眾籌活動之一。《時代》雜志將 X1評為2022 年最佳發明之一。

    根據 CONTEXT 2024 年第 2 季度報告,在全球入門級(低于 $2,500)3D 打印機市場中,Creality 和 Bambu?Lab 分別占據約 47% 和 26% 的份額,再加上 Anycubic 和 Elegoo,這四家中國廠商共控制了約 90.3% 的全球出貨量。

    打爆海外的流量密碼

    “這只是我的錯覺嗎?還是現在 YouTube/TikTok/Instagram 上所有 3D 打印相關的創作者都在用 Bambu Lab 打印機?”

    2023年,一位reddit用戶在 3Dprinting 社群中發布了一個帖子,評論區迅速炸開了鍋。不少海外用戶發現,Prusa 曾經是youtuber 們玩3D打印的主力,但現在已經被Bambu Lab 取代。

    有用戶寫道:“我見過一些小型頻道,訂閱用戶不到 5 萬,就會送一臺打印機。”另外有用戶補充道:“Bambu Lab 的營銷相當激進,很多沒有明顯與 3D 打印相關的創作者,卻也收到一臺打印機。”

    社媒營銷,是深圳 3D 打印機打爆海外市場的重要突破口。Creality、Anycubic、Elegoo 和 Bambu Lab 幾乎無一例外地把資源投向 YouTube、TikTok 和 Instagram,圍繞測評、玩法和應用場景不斷滲透。

    截至目前,Creality官方YouTube賬號有13.1萬訂閱者,已經發布了1300多個視頻; TikTok 賬號粉絲約 200 萬,點贊超過 600 萬。Bambu Lab 官方YouTube賬號有14.5萬訂閱者,發布了200多個視頻;TikTok官方賬號粉絲16.5萬粉絲,獲贊量達到180萬。

    YouTube的頭腰部博主負責深入的產品測評和功能教學,幫助用戶理解機器性能和操作細節;TikTok博主則以展示極具觀感的高速打印視頻和創意成品為主,憑借強烈的視覺沖擊快速吸引觀眾。通過全方面轟炸海外用戶,深圳3D打印廠商構建了一條從認知到購買的轉化路徑。

    內容營銷為深圳廠商逐漸建立品牌力,并最終通過亞馬遜、eBay等跨境電商平臺賣爆。2016–2018 年,Creality 的 CR-10 和 Ender-3 在歐美市場大賣,重要驅動力之一就是亞馬遜和 eBay 的自然流量與口碑效應。很長一段時間里,Ender-3 長期占據 Amazon 3D 打印機品類 Top 3。

    Anycubic和Elegoo也采用了類似打法,通過價格優勢和爆款機型,快速覆蓋了歐美 DIY 用戶群體。彼時,歐美市場上性價比高、易上手的桌面 3D 打印機稀缺,因此中國品牌能夠借助跨境電商迅速打開銷量。據了解,在亞馬遜3D打印機暢銷排行榜上,前十名的3D打印機幾乎都來自中國品牌。

    此外,這些公司也十分注重社區建設。比如,Bambu Lab打造了獨立站,建設高黏性的用戶交流社區MakerWorld。MakerWorld 社區免費提供超?10?萬款商用3D模型,并通過積分機制鼓勵用戶上傳、下載、打印和點贊,積分可兌換商店禮品卡或現金,構建高黏性創作生態。

    社媒營銷+跨境電商+社區運營,已經成為深圳 3D 打印公司席卷海外市場的關鍵密碼。當用戶在 TikTok 上刷到炫酷的打印視頻,在YouTube上看到測評,在亞馬遜等平臺完成購買,隨后又在社區中下載更多模型、分享作品,如此,就形成了一套增長閉環。也正是憑借這套完整的運營體系,深圳3D打印廠商贏得全球入門級3D打印95%的市場。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作者:相青

    可行性研究報告
    增長工場

    本文作者信息

    增長工場(自媒體)

    關注(44260)贊(0)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