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TikTok最大的對手出現了
圖源:攝圖網
作者|相青 來源|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
在 TikTok Shop 美區陷入禁令風波時,一家名為 Whatnot 的美國本土平臺,正在以另一種直播電商路徑迅速崛起。
Whatnot是一個直播購物平臺,靠直播限時競拍模式,快速聚攏了一批高黏性用戶。起初,平臺主要集中在潮玩、交易卡、體育卡等收藏品,隨后迅速拓展到女裝、運動鞋等領域。
目前,Whatnot已躋身美國 App Store 免費應用榜前?15?位,并在購物類應用中排名第一。官方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每天在該應用上花費 80 分鐘,超過 Instagram、TikTok等平臺。
2024 年,Whatnot 商品交易總額為 30 億美元,預測 2025 年商品交易總額將超過 60 億美元,約為 2024 年的兩倍。
對比之下,據墨騰報告,2024年,TikTok Shop 美國 GMV 約90 億美元,短視頻占總銷售額的58%,應用商店占比32%,而直播僅占10%,也就是9億美元。
自2019年成立以來,Whatnot已經完成7輪融資,最近一次是今年1月,Whatnot 獲得 2.65 億美元的 E 輪融資,估值接近 50 億美元。
與 TikTok Shop 依賴算法驅動和爆款邏輯不同,Whatnot 憑借“直播競拍+圈層文化 ”在美國市場跑出了一條完全不同的直播電商路徑。那么,究竟哪種直播方式更適合美國市場?
01
Whatnot最初是一個傳統的 Funko Pop玩偶和運動鞋銷售平臺,其創始人均是產品經理出身,曾就職于 Facebook 和球鞋交易平臺GOAT 。
創立之初,Whatnot 的目標是為收藏愛好者打造一個更高效的線上交易場所,用戶可以上架、瀏覽和購買收藏品。
2020 年,Whatnot 迎來了關鍵轉折點。創始人發現收藏品玩家常常在 Instagram 上通過評論進行“半直播競拍”:觀眾在評論區競價,賣家手動確認最高價,再通過私信完成支付和配送。這種低效卻高黏性的行為暴露了一個市場空白——收藏圈用戶渴望“實時互動+即時交易”的體驗。
于是,Whatnot 2020 年推出了直播功能,并引入了如今成為平臺標志的“突然死亡拍賣”(Sudden Death Auction):商品設定極短倒計時,每有新出價就重置倒計時,直至無人再出價,拍賣立刻結束,最后出價者獲勝。競拍的緊張氛圍與互動感,極大提升了用戶參與度和成交率。
從2020年7月到2021年7月,Whatnot 總銷售額增長了200多倍。
創始人Grant 回憶稱,自己早期接觸投資人時,有一位曾說:“你肯定對中國的直播購物很了解。” 但其實他們對直播購物和中國市場一無所知,在此之后才開始對中國直播電商做了些研究,并意識到會這個項目或許會非常火爆。
但是,與中國直播電商依賴短視頻不同,該平臺沒有短視頻,絕大多數銷售直接通過直播進行。而且,Whatnot 主播多為該領域玩家,他們通過實時答疑、拆包秀、競拍甚至控制氛圍等,與粉絲建立深度連接,觀眾也不是被算法推薦來的路人粉,而是反復光顧的圈層用戶。
以舊金山硬幣店主 Seth Chandler 為例,他僅有3萬粉絲,主要銷售自由女神頭像鎳幣和摩根銀元等產品,單場直播觀眾達 80–150 人,每小時銷售額可達 1–2 萬美元,每周在Whatnot 銷售額高達 10 萬美元,2023年他就通過該平臺賺了400萬美元。
在 2022 年之后,Whatnot 開始逐步拓展品類,從最初的 Funko Pop玩偶、球星卡、硬幣等收藏領域,擴展到電子產品、豪華包包、女裝等新垂類,目前覆蓋 140 多個品類。
女裝是 Whatnot 上增長最快的品類,自 2022 年上線以來,銷售額增長了 7 倍。目前,已經有月銷售額突破 100 萬美元的女裝賣家Circle City OC ,該商家經常舉辦“$1 起拍”清倉活動,通過直播清倉、突發限量商品等方式,每月銷售額突破 100 萬美元 。
“Whatnot 真正令人興奮的地方在于,他們將娛樂、購物和社區的精髓融為一體,重新構想了賣家和買家的商業體驗,”風險投資公司 Greycroft 的合伙人曾如此評價Whatnot的直播模式。
02
在美國直播電商市場,TikTok Shop 和 Whatnot 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增長邏輯。
TikTok 沿用了抖音的成功模式,即強調短視頻種草+轉化,并高度依賴算法推薦,用戶關系更偏向一次性轉化,缺乏社交沉淀。其模式適合內容創作者、品牌,需要提前做內容鋪墊、砸廣告、拼曝光。
Whatnot 則完全相反。它沒有短視頻,而是專注“直播競拍”模式,更像“線上拍賣+直播秀”的結合,門檻低但節奏快。它也不靠算法分發,而是依賴社區驅動+主播人設。
用戶也不只是來買東西,而是為了與主播和同好互動、分享知識、體驗競拍樂趣。平均下來,用戶每天在 Whatnot 上停留超過 80 分鐘,高于美國用戶在 TikTok 平臺平均 52 分鐘的使用時長。
Whatnot 創始人曾表示,雖然這款應用的娛樂和交易搜索特性在其成功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他認為這款應用最主要的還是社區功能。“Whatnot 真正成功的關鍵在于人,”他說,“你之所以會再次光顧一家店,是因為你認識這家店的顧客,或者認識這家店的常客。”
從這種角度來看,Whatnot更像微信私域。
這種差異也引發了行業一直以來的疑問:美國直播電商會像中國一樣火爆嗎?
很多人對此持消極態度,認為直播購物在文化上與西方消費者格格不入。相當一部分中國消費者早已把直播購物視為一種娛樂消費,不少人進入直播間并非帶著明確的購物目的,而是像看綜藝一樣“邊看邊買”。
而大部分美國消費者的購物心智更接近“任務驅動”。他們習慣“搜索—比價—下單”的邏輯,而非長時間停留在一場直播中等待心儀商品出現,購物更多是一種高效完成的任務,而非娛樂消費。
此外,直播電商在中國能夠跑出千億美元規模,很大程度上依賴中國供應鏈的靈活性與成本優勢。這幾年,柔性供應鏈火爆,品牌和工廠可以在幾天甚至幾小時內調整產能、推出新品,以應對直播帶貨帶來的爆單。美國本土供應鏈更長、更重,難以承受直播帶貨“爆單”對庫存和履約的壓力。這也是為什么 TikTok Shop 美區主力商家仍然是中國賣家。
從規模上看,中美之間差距明顯。據Grand View Research的數據,美國市場規模在2023年達到120億美元,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780億美元。
對比之下,中國直播電商從 2016 年起快速增長,2023 年,直播電商銷售額已接近6825 億美元,預計這一增長軌跡將持續下去,到 2026 年市場規模將達到 1.11 萬億美元。同時,直播帶貨在中國電商 GMV 中的占比,從2021年的17.9%增長到2023年的31.9%,短短兩年內幾乎翻了一番。
也就是說,美國直播電商再發展5年,也僅僅是中國直播電商規模的一個零頭而已。
不過,Whatnot 的崛起,以及 TikTok Shop 在美妝、快時尚等品類的高速增長,都說明美國用戶對直播電商的需求是真實存在的。未來,美國直播電商市場或許不會照搬中國的“直播帶貨”模式,而將探索出一條更符合本土文化和消費習慣的路徑。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增長工場(ID:GrowthWorkshop),作者:相青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