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p id="k0c8i"><nav id="k0c8i"></nav>
  • <menu id="k0c8i"><code id="k0c8i"></code></menu>
    <nav id="k0c8i"><code id="k0c8i"></code></nav>
  • <nav id="k0c8i"></nav>

    【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李明俊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金發科技(600143);萬華化學(600309);南大光電(300346);新和成(002001);華峰化學(002064);多氟多(002407);回天新材(300041);彤程新材(603650);沃特股份(002886)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排名;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集中度

    1、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梯隊

    目前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企業競爭已初步形成三個梯隊的格局,各梯隊之間差距較大。第一梯隊,以巴斯夫、科思創等為代表的外資及萬華化學、華峰化學、金發科技等國內細分領域頭部企業為主,企業經驗豐富、產業基礎完整、裝置普遍規模大、技術水平高,通常以較高質量的基本產品和改性產品占據著高、中端市場,因而往往是市場領導者,獲得較為豐厚的利潤。第二梯隊,以國有企業和頭部民營企業為主,如巨化集團、新和成等,企業進入市場較早、積累起一定產業經驗、裝置有一定規模、有較強的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產品鏈較為完整。第三梯隊為其他中小型民營化工企業,產業基礎較弱、裝置規模不大、技術水平普遍不高、產品鏈不完整,少數規模較大、技術基礎較強的企業處于基本產品低端市場,多數企業則分布于廣泛的、分散的終端產品市場。

    圖表1: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梯隊

    圖表2: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者區域分布熱力圖

    2、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排名

    2022年11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2022石油和化工企業銷售收入前500家排行榜(綜合類)、2022石油和化工企業銷售收入前500家排行榜(獨立生產經營)、2022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銷售收入前500家排行榜等榜單。其中,萬華化學、華峰集團、金發科技位列化工新材料企業前三,榜單排名分別為第17名、第40名、第52名。

    圖表3:2022年中國化工新材料企業排名(綜合類)

    3、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集中度

    化工新材料涉及有機氟、有機硅、節能、環保、電子化學品、油墨等多個新材料領域,行業產品種類豐富,各細分領域產品性質和生產技術要求差異較大,故企業銷售網絡受生產力限制,部分企業在細分領域市占率較高,但在化工新材料大市場市占率仍較低。從化工新材料排名前列綜合類企業市占率情況來看,2022年,中國化工新材料市場集中度(CR10)僅在30%左右。

    圖表4:2022年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市場集中度(單位:%)

    4、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從化工新材料代表性企業重點區域布局來看,細分領域排名前列企業均具備完善的銷售網絡,化工新材料產品銷往全球各國;從企業細分業務產品布局來看,這些企業分布在聚氨酯、熱塑性彈性體、工程塑料、氟化工、功能性膜材料、高性能纖維、有機硅、生物降解塑料等領域。

    從企業化工新材料細分業務的競爭力來看,萬華化學是全球MDI領域龍頭企業;華峰集團是國內聚氨酯原液頭部企業;山東一諾威專注聚氨酯材料制造;金發科技化工新材料產品種類齊全。

    圖表5: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單位:%)(一)

    圖表6: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單位:%)(二)

    5、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化工新材料的上游供應商主要是石油、煤炭以及其他非金屬等材料,企業對于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企業議價能力較弱;下游應用領域對化工新材料需求前景廣闊,下游消費者對行業的議價能力較弱;化工新材料屬于技術、資本密集型行業,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化工新材料的出現是對傳統化工材料的替代升級,替代品威脅較小;化工新材料領域細分眾多,各細分領域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相對較少,綜合來看,我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低。

    根據以上分析,對各方面的競爭情況進行量化,5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目前我化工國新材料產業五力競爭總結如下:

    圖表7: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化工新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李明俊

    本文作者信息

    李明俊(前瞻產業研究員、 分析師)

    關注(5228920)贊(82)

    邀請演講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韩国电影小姐